发布日期:2025-05-22 17:41 点击次数:201
5月10日凌晨5点,一场与死神赛跑的抢救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展开。一位八旬喉癌患者不慎将棉签误入气道命悬一线,医院多学科团队凭借精湛技术、高效协作与无畏担当,在气管镜下仅用5分钟成功取出6cm致命异物,再次诠释了“生命至上”的医者信仰。
\n患者为一名老年男性,喉癌术后行气管造瘘需长期气管切开护理。患者居家清理瘘口时,棉签不慎滑落气道,瞬间引发剧烈咳嗽、呼吸困难。辗转多家医院未果后,于凌晨转至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n患者到达急诊科后,医院立即启动了危重症抢救绿色通道,迅速完善了胸部CT后收至RICU进一步治疗。该高龄患者有喉恶性肿瘤及心肺的基础疾病,气管内异物反复刺激导致剧烈咳嗽及呼吸困难,病情危重且随时可能死亡。
\n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张玉坤接诊后,迅速制定了先置入气管套管接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后床旁行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术的方案。患者气管造瘘口狭小且疤痕增生明显,置入气管套管过程中会加重呼吸困难及造成造瘘口出血,这无疑会雪上加霜,需请耳鼻咽喉科医生协助置入气管套管。
\n患者烦躁不安,医务人员予以镇静镇痛治疗,顺利置入气管套管并接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因气道内空间狭窄,操作难度极高,6cm棉签在气道内随呼吸移动,棉签锐利端擦伤黏膜导致出血使操作更难,张玉坤在床旁气管镜引导下精准操作,克服床旁操作视野受限、气道黏膜出血、异物活动度大不易钳夹等多重困难,精确调整角度,仅用5分钟迅速将异物完整取出。术后患者呼吸困难及咳嗽明显好转,患者及其家属表示感谢。
\n
该患者从接诊到异物取出,急诊科、放射科、耳鼻咽喉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无缝合作,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支气管镜下仅用了5分钟取出异物,迅速缓解了患者病情。在面对如此复杂的病情时,他们临危不乱、全力以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守护,医者仁心,超越技术的温度,打赢了这场凌晨5点的“闪电战”。
\n张玉坤表示:“气道异物是急危重症,尤其老年患者耐受差,科室2年来已成功取出各类气管异物30余次,此次抢救成功得益于医院成熟的多学科协作机制和支气管镜下取异物经验的不断积累。”
\n一根棉签,丈量出生命的脆弱;一场抢救,见证了医者的匠心。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以“技术+速度+温度”的三重奏,再次为百姓健康筑起坚实屏障。 (资讯)
\n原标题:生命线上的“纤毫之争”——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多学科协作成功抢救喉癌术后气道异物危重患者